說到華碩,首先腦海中應該作為國際知名的3C品牌“華碩品質 堅若磐石”的slogan,其生產線涵蓋計算機、通訊等消費電子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也留下了靠譜、創新的印象。近年來得益于電競行業的發展,再加上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華碩似乎在“不務正業”的道路漸行漸遠:尤其在外設耳機市場不斷發力,前段時間我們就評測過的高端游戲耳機ROG Centurion、無線頭戴式產品ROG Strix,最近編輯部又收到了華碩來測評的Clique H10運動藍牙入耳式耳機。
關于藍牙耳機,可以說在iPhone取消3.5音頻接孔以及安卓陣營尾隨后徹底火了起來:各種造型各個價位都五花八門魚龍混雜地涌入市場。那么,怎樣才算得上一副合格的藍牙耳機?品牌保證,至少提供一年的質保;信號穩定,杜絕斷斷續續的聽覺歷程;續航正常,達不到4小時的都算尷尬。從華碩官方的描述可以看出Clique H10基本能達到合格水準,至于更詳細的體驗和聽感,則是我們這次測評的內容了。
外觀及細節賞析:簡約與實用的理念
Clique H10 正面主視圖
打開包裝是內測特征介紹及耳機主體
相比于上次評測的ROG Centurion較為奢侈的旗艦級包裝,畢竟定位不同,初拿到手明顯感受到華碩這次走起了簡約路線:類似于手機配件采用了環保紙包裹,以淺灰色暗紋為背 景色調,主視角為H10耳機的渲染圖和Clique字樣。Clique源于法語,后來發展到英語中用來表示抱以相同意向的專有群體——也挺適合發燒友圈子。正面有上面有方便展示的掛件設計,并且可以從包裝盒子右手邊翻開蓋子,翻蓋內測也用英文和白色字體印上了產品的基本特征;透過塑料膜目睹耳機真容:Clique H10的腔體嵌在塑料凹槽,耳機線上連有炭黑色的三鍵式線控。背面在淺灰色主色上用白色線條勾勒出耳機的素描圖,另外在右下角則有“低頻強勁、固定設計、長續航”的英文和圖標。作為售價599元的產品,H10的包裝從簡樸素的設計,絲毫看不到奢侈或浮夸反而有親民的形象。不過也許出自于國際戰略因素,H10的包裝上依舊沒有中文的字樣,這個多少有點遺憾。
背面Clique H10的素描圖
Clique H10正面照
腔體采用斜入耳式
見過了太多無線藍牙耳機碩大的體積,Clique H10傳統的圓柱直筒造型倒是耳目一新。盡管如此,單純從顏值上說,華碩這次的產品還是相對比較低調:為了在有限的空間容納發聲單元和精細的藍牙解碼以及其它電路模塊,墨黑色的圓柱形腔體看上去有點冗長,燙金的Clique字樣倒是挺飄逸瀟灑,略顯一絲時尚感;然而同樣作為點綴的玫瑰金的五金輔件的廉價感則拉低了前面營造起來的氣質。后蓋有復古的木紋裝飾,一方面是作為可拆卸后蓋;另一方面又使得耳機在佩戴的時候看起來不會太過于單調。腔體采用加粗了的尼龍編織線連接,這個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作為運動藍牙產品,耳機難免在會被發生拉扯的行為,而尼龍材料在性能上有更好的抗拉扯表現,同時也不容易受到磨損或污染。
復古的木紋后蓋隱藏了Micro USB充電接口
右耳腔體頂部的指示燈
前面提到可拆卸的復古的木紋后蓋,更準確說是Clique H10右側耳機的后蓋可以打開,實際是在內部隱藏了一個Micro USB充電接口,并且在該側腔體頂部還有一顆指示燈,便于顯示耳機當前的充電狀態以及藍牙的配對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指示燈,在使用過程中,也會有配對狀態和電量狀態的語音提示。
三鍵式線控
尼龍線右邊與耳機連接中間采用了熟悉的三鍵式線控,上面的按鍵手感都非常舒適,有著適當的阻尼感并伴隨有清脆的按鍵反饋的聲音。Clique H10線控的邏輯和大部分耳機類似,長按中間按鈕進行開機/關機操作,單擊播放/暫停, “+”“-”則對應音量調節和上下一曲操作。當然在來電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線控選擇接聽或拒絕。
Clique H10的配件全家福
Clique H10耳機的配件看似比較務實:2對普通硅膠耳套(包括隨機身1對)、2對雙節套、一對硅膠耳翼、1個皮質收線扣、1根USB轉Micro USB數據線;另外則是產品說明書和保修卡。耳翼實際上是搭配運動時佩戴使用的,類似于Bose入耳式產品的鯊魚鰭,為的是提升耳機佩戴的穩固性和舒適性,使之不會輕易因為動作的幅度跌落下來。除了沒有附送耳機收納包,輔件上也基本算得是物盡其用了。
帶上耳翼的Clique H10側面
帶上耳翼的Clique H10正面
然而,如果從細節方面考慮,則會發現華碩Clique H10還是有比較大的進步空間。正如前面提到H10的腔體雖然是長圓柱體,體積在藍牙耳機中屬于較小的,在實際佩戴中,會發現佩戴感沉重,耳機的重心明顯有下墜感——這可能是該體積下集成無線藍牙功能后導致的缺陷,并且通過這幾天的日常使用可以發現,只有帶上耳翼才能稍微改善。但是這又引發了另外一個問題:配件的硅膠套和耳翼都比較硬,舒適度完全不足,不能很好的貼合耳道,稍長時間佩戴就會因硬物的壓力過大引起疼痛。另外,卸下耳套會發現為了H10的導管較粗,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佩戴的效果。
卸下耳套可以看到H10的導管
據官方介紹,Clique H10的續航超過5個小時,待機則是較為可怕的260小時。實測也確實差不多,在使用了接近5個小時就會有低電量提示;待機起碼有十天,在編輯部接觸過的藍牙耳機也處于中上游水準。H10采用信號傳輸效率更高、抗干擾能力更好的藍牙4.1,因此具有多點聯機的能力,可以同時連接兩部設備;另外該耳機還支持apt-X協議,以保證在音樂傳輸延遲低于80毫秒以及更接近于CD無損的音質傳輸。這點倒是比較符合發燒友的胃口。此外,H10在線控處還集成了NFC功能,靠近支持NFC功能的智能設備時可以進行輕松簡單的配對。
腔體內測可以看到R的字樣
當然,作為運動耳機,得益于納米鍍膜技術,華碩Clique H10采用IPX5等級防護,即滿足從每個方向對準H10的射水都不引起損害的標準,因此也能確保其運動防汗性能和避免下雨天使用受損的情況出現,基本上能滿足一般的運動和音樂同時進行的場景。
音質:低頻飽滿,適合流行歌曲
聲音方面,Clique H10有著藍牙耳機共有易驅動的特性,并且在調音方面明顯采取一個討好大眾的調教方法:額外注重低頻的流行向。人耳對低頻不是特別的敏感,盡管采用的是5.8mm的單元,不得不承認低頻是H10搶風頭的地方,一方面是量感足,飽滿,有彈性,聽流行歌曲或者DJ容易不知不覺地抖腿,甚至被節奏帶著踩鼓點。另一方面也許是導管較粗的緣故,低頻在維持量感同時保持了不錯的瞬態和密度,這點是部分這個價位藍牙耳機所缺失的。
不過,單方面而言人聲不算出彩,盡管沒有齒音的問題,華碩H10也確實是走一個流行的調音取向,但很明顯中頻不是它突出的地方。也許是背景低頻量感較強,盡管中頻維持了一定的分離度,層次感還是顯得遜色,有些細節無法舒展開來。包括人聲也會因單薄,某些歌手的聲音也會因干澀聽起來不夠毒,進而顯得中規中矩。
高頻Clique H10算是比較清亮的,盡管砍掉了極高頻部分的細節,但也只是對部分高頻的延展和聲場的感官上有影響,仍然保留了整體移動的通透度,不會說被壓得太暗而像是悶葫蘆,這也是藍牙耳機上比較常見的流行,配合低頻和人聲的調教,這也使得華碩H10在總體上有著不錯的聽感,盡管素質稍顯一般。
PConline評測室總結:合格但并不優秀
看了上面的評測,相信對這款Clique H10無線藍牙耳機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從是否合格的角度,無論是華碩品牌、26小時超長續航、藍牙4.1和 APTX技術、IPX5防汗防水這幾點都毫無疑問可以給其良好的標簽。不過,在細節方面,H10的佩戴又是讓人頭疼的:這不是單純換稍軟的配件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藍牙耳機在追求小體積的時候,其重心的后移、導管太粗的口徑這種設計上取舍的不周全,這些又把華碩的Clique H10評分拉到合格的線上。當然,或者暫時真的沒有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案,確保優秀的性能和小巧舒適的佩戴,但無論如何,作為一款售價599元的耳機,僅僅做到合格的標準,也實在談不上差強人意。
( 以上內容轉載自:太平洋電腦網(如有侵權請聯系音領秀刪除)